标签:
李庄
中国李庄古镇座落在宜宾市东19公里的长江南岸。古为渔村,汉代曾在这里设驿站,由于濒临长江,故为明、清水运商贸之地。舟楫往还,多在此停留。镇上酒肆茶楼,商店林立,繁华热闹。现仍保存明、清古镇的格局和风貌,石板街道,两旁多位清代建筑,风火山墙高耸,雕花门窗,古色古香。院落间有幽深的小巷。临江码头,有石板阶梯层层叠叠而上,通往大街,具有浓厚的川南地方民族特色。镇内规模较大的清代建筑有:禹王宫、东狱庙、南华宫、天上宫、祖师殿、文昌宫、慧光寺、张家祠堂、罗家祠堂、四姓大院民居、肖家院民居等。抗日战争时,上海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营造学社等六个单位,于1941年3月迁来李庄,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原地。对宜宾地区,特别是对李庄科学、文化促进很大。
禹王宫现名慧光寺,建于清道光11年(1831年).坐南朝北,由一主一次两个四合院构成.主院有山门、戏楼、正殿、后殿、魁星阁及厢房等建筑,其山门、戏楼均为重檐歇山式顶,檐下饰如意斗拱,整个建筑气势恢宏。大山门外上方的“慧光寺”三个金色大字,是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周绍良书写的。“大雄宝殿”四字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生前所书。大山门上面原赞颂大禹治水的匾额和两边的石刻对联,撰、书均出自前清翰林--李庄人张松睛之手。匾额上“功奠山河”四个苍劲古朴、韵味独具。寺内的戏台,是四川保存最完整的古戏台之一,戏台台基上有单钩栏古代戏剧故事浮雕。1942年5月国立同济大学35周年校庆就在这里召开,同济大学和江安国立剧专在这里联合上演曹禺的名作《雷雨》和《日出》。禹王宫是李庄现存最大的清代建筑,这里的九龙石碑远近闻名。禹王宫为抗战中迁驻李庄的国立同济大学校本部驻地。解放后为李庄粮站仓库,1992年恢复佛教活动后,取《无量寿经》中“慧光明净,超逾日月”之意更名为慧光寺。2001年8月,同济大学在此授牌为“四川李庄同济大学爱国荣校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