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纪实
风光
内蒙古
草原
那达慕
民俗
文化
已有近八百年历史的那达慕,是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群众性传统盛会,其中以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具有代表性。“那达慕”是蒙语的音译,意为娱乐,是蒙古族从部落联盟时候开始的,每年或间隔几年举行一次盛大的集会。
据史书记载,“那达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末元初。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在斡难河畔召开“忽里勒台”(大集会),会上,铁木真被推为蒙古的大汗,同时还举行了赛马、摔跤、射箭及舞蹈表演等活动以示庆祝。“忽里勒台”就是“那达慕”的雏形。又据公元1225年铭刻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刺子模,为了庆祝胜利,在布哈苏齐海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会上举行了射箭比赛。
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活动的规模、形式和内容都有了较大的变化。清代的蒙古族王公以苏木、旗、盟为单位,每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那达慕大会,对得胜者分等级给予奖赏和称号。小型比赛中的摔跤冠军,一般奖励一只羊或几块砖茶。比较大型的摔跤比赛冠军奖一匹全鞍马。在有众多摔跤手参加的盟级大型比赛中,奖给冠军的是戴银鼻锔、背驮珠宝、绸缎等九九八十一件赏物的白骆驼。
现在的“那达慕”已经成了草原上喜庆丰收的盛大节日,内容也比过去更为丰富,比赛项目除了传统的射箭、赛马、摔跤外,又增加了马术、步枪射击、柔道、摩托车表演、蒙古象棋等项目。举行的日期也大都选在牧草繁茂、牛羊肥壮的七、八月间。
那达慕大会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那达慕,摔跤选手为512名,骏马300匹左右,会期7~10天;中型那达慕,摔跤手256名,马100~150匹,会期5~7天;小型那达慕,摔跤手64名或128名,马30或50匹左右,会期3~5天。无论何种民族与宗教信仰的人,均可报名参加。
举行那达慕时,牧区方圆数百里的牧民穿起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或乘坐汽车、摩托车、勒勒车等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那达慕大会期间,会场周围帐篷林立,毡包片片。各地区的文工团、剧团、乌兰木骑演出队、电影放映队和科技展览部门也云集而来,为牧民演出和服务。那达慕大会上还有饭馆、茶摊、书摊、说书棚,蒙古包内外到处是欢歌笑语,呈现出一派平和欢乐的景象。那达慕大会深受牧区人民喜爱,有力地促进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另外,那达慕还把物资交流、信息交流、科技传播、等融入其中,使古朴的活动中飘溢着现代文明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