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Nphoto.net
  作品   > 风光
 
 
  走四方之十六:海天佛国普陀山 摄影 雪野
 
© 雪野. 版权所有.

走四方之十六:海天佛国普陀山

 
纠错/违规及不良内容举报
摄影:雪野 查看 雪野 的作品集
于 2006-12-21 18:32 上传
浏览:357
评论:2
评分: (6)
相机:Canon EOS 5  ,  Canon EF 28-70mm f/2.8L USM
拍摄数据:
更多
标签: 走四方
海天佛国普陀山

从宁波港乘快船,大约一个小时,便可到达普陀山。
船就要靠近普陀山客运码头时,远远望见海岸旁有一块块的礁石,仿佛是一处自然造就的码头。在一块礁石上刻着:“短姑古迹”,这儿就是旧时往返帆船聚集的短姑道头。相传,古时有姑嫂二人,积攒了十年路资才能来普陀山拜观音,虽知船刚靠岸,小姑却来了月经,怕沾污佛地,不敢上山拜佛,被嫂嫂埋怨了一番,便留在船上等候。在她饥饿难忍时,菩萨被她感动了,变成一位老婆婆,从紫竹林中向航船停泊的地方走来,走到海边,只见她往海里扔一块石头,马上便出现高出海面的礁石,老婆婆边扔石头边从这些礁石上走到船上,给小姑送来了香喷喷的饭菜。这些礁石就成了泊船的码头,因为有这段嫂嫂奚落小姑的故事,人们便把这里叫作“短姑道头”。
走出码头,是一座具有我国传统建筑特色的正山门,这里还可以看到一座雄伟的海岸牌坊。沿公路前行,来到观音古洞,洞中一椎形石柱倒悬着地,仿佛垂云盖首。四周壁上及石柱上均镌有观音像。洞旁建有观音洞庵,洞后古树成荫,巨石层叠。岩壁上有侨居美国的寿冶和尚1979年镌刻的“大士重现”四个大字。在观音洞庵四周石岩上镌有“回头是岸”、“名教乐地”、“心即是佛”、“道登彼岸”等石刻。
沿菩提路而行,有两石酷似海龟,一蹲踞崖顶,回首顾盼;一昂首伸颈,缘壁直上,维妙维肖。传说,二龟受东海龙王派遣,前来偷听观音说法,听着听着,都入迷了,不愿再回龙宫去了,东海龙王一怒之下,把他们点化成石。
梅岑峰西麓,有两巨石相累如磐,上面一块形似巨卵,高2.7米,宽近7米,石顶平坦,可容纳30余人;下面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将上面的巨卵高高托起,两石顶累处旁空中倚,看上去有就要坠落下来的危险,实际上却稳固如磐。登上石顶,环眺山海,海阔天空,堪称普陀胜境一绝。石上镌刻有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书写的“磐陀石”三字,传说为了让上面的巨大卵石平衡稳固,专门在“石”字上加了一点,而“磐”字却少了一点。旁边还有“天下第一石”、“金刚宝石”等题刻。
磐陀石西侧,一石牛从土中隆起,人们称之为“卧牛石”。从“卧牛石”旁边走过,人们总要把卧牛从头摸到尾,“卧牛石”被摸得通体光滑。从这里走进梅福庵,庵院临坡而建,周围林木幽深。大殿后侧有一炼丹洞,洞中有泉水流出,人们称之为“仙水”,游人在这里可以喝两口泉水,据说能治百病。
再往前行,路边有一块圆浑平滑的巨石,上面镌有长7米,高5米的“心”字,被称为心字石。佛家以修心为上,今人却赋予“心心相印”、“永结同心”之意,游人便在这里照相留念,特别是男女青年,把这里当作爱情和友谊的象征。
站在普济寺旁,导游给大家讲着乾隆三吃闭门羹的故事。直到现在,普济寺的正中门总是关着,不能随便打开,除非皇帝来了才能开,平日里,只能从东西边门进出。
普济寺的正中门确实是关着的,可这里却是普陀山供养观音菩萨的主刹。现有寺院占地面积37019平方米,有殿堂楼阁轩357间,御碑殿为寺的山门,大圆通殿是全寺主殿,主殿两侧有普门、文殊、普贤、地藏四配殿。普济寺前是海印池,东前方是多宝塔,寺内还有藏经楼、方丈殿、钟楼、鼓楼、祖师殿、伽蓝殿、罗汉堂、功绩堂、神堂等。
从紫竹路向南,走到观音跳,这里有南海观音立像,顶现弥陀,双目垂视,眉如新月。大佛身高18米,莲花座高2米,三层基座13米,总高达33米,亚金铜铸造。立像由96块铜壁板组成,总重量70吨。仅佛面就高2.65米,宽2.4米,重1.42吨,含纯金6.5公斤。
高高矗立的南海观音宝像,在阳光的照耀下光芒四射,普照东海,成了海天佛国的标帜。
在岛东有一潮音洞,洞浸海中,纵深20余米,崖至洞脚10余米,岩石丛起,两崖峭壁。从上俯视,海涛吞吐,险状百出,潮入洞中,狂暴急驶,骤然涌起,惊涛骇浪,飞珠四溅。洞壁有康熙御笔“潮音洞”三字。有诗曰:“水势奔腾峭壁开,半空雪浪似鸣雷。相传大士从中现,一日天花散几回。”
潮音洞后是紫竹林庵,旧名叫听潮庵。潮音洞旁就是不肯去观音院,是为纪念慧锷当年留观音像于山中。
相传,有位名叫慧愕的日本和尚,在五台山得到一尊檀香木雕成的观音佛像,打算带回日本建寺供养,谁知航行到普陀山海面,狂风大作,只好到普陀山抛锚落帆,而后,一次一次开船都有风浪阻挡,慧锷心想:难道是观音大士不肯去日本?
他回到船舱里,跪在观音菩萨面前祷告说:“若日本众生无缘见佛,我也要遵照大士所指方向,另建寺院,供养我佛。”话音未落,“轰隆”一声,天晴了,云散了,太阳高高挂在天上。有个姓张的渔民走过来对慧锷说:“请法师到我家里住几天再走吧。”慧锷手捧观音像,爬上普陀山一看,金光闪闪的沙滩,郁郁葱葱的山峰,一望无际的海洋,时退时涨的海潮,与五台山相比,真是另有一番风光。他想,既然观音菩萨不肯去日本,就在这里造座寺院,让观音菩萨定居普陀山吧。姓张的渔民听了也很高兴,主动让出自己的茅屋,经整修改建成了一座小庵堂。从此,这尊檀香木雕成的观音像就留在普陀山了,那座小庵堂就叫不肯去观音院。
我想,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那么普陀山成为今天的海天佛国,还应该感谢这位慧锷大师呢。

  评论  

黑煤球 
查看 黑煤球 的作品集
查看 黑煤球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6-12-21 18:43

拍摄漂亮,介绍详尽、有趣,谢谢!

有用[0]    没用[0]
真金 
查看 真金 的作品集
查看 真金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6-12-22 07:01

角度好,介绍详细。

有用[0]    没用[0]

您想要发表评论吗?

注册 成为会员,或 登录(如果您已经是注册会员)。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