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
纪实 |
|
|
|
|
|
|
|
|
康陵掠影
|
|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1521年),明孝宗朱佑樘长子,孝宗病故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终年30岁。葬于康陵(今北京市十三陵)。
孝宗去世后,十五岁的武宗即位,改明年为正德元年,是为大明武宗皇帝,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但这并没有把他从玩乐中拉出来,而是在刘瑾的引导下,玩得越来越离谱。先是在宫中模仿街市的样子建了许多店铺,让太监扮做老板,百姓,武宗则扮做富商,在其中取乐。这可急坏了当朝的大臣们,由于弘治时期政治还算清明,给武宗留下了一套非常刚正廉洁的大臣班子,这些人不顾身家性命,联名上书请求严惩八虎,明武宗刚刚即位,还缺乏驾驭群臣的能力,见到如此声势浩大的进谏,有些支持不住,想与群臣妥协,除掉八虎。但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老谋深算的刘瑾在皇帝面前声泪俱下地哭诉使武宗心又软了下来,第二天他惩治了首先进谏的大臣。内阁成员谢迁、刘健以告老还乡相威胁,但是被武宗欣然批准,群臣失去了领头人,只好做罢。就这样,一场反对八虎的运动,以八虎的最终胜利而告终。
八虎在战胜了群臣之后,气焰更加嚣张,擅权跋扈。刘瑾又建立了豹房,里面藏有许多乐户、美女供武宗日夜作乐,武宗玩得更加肆无忌惮,刘瑾也靠着武宗的宠幸权倾朝野。但是他忽略了太监内部的争权夺势,最终,大太监刘瑾死于了另一个太监张永之手。刘瑾死後,後宫并没有安定下来,又出了佞臣钱宁、江彬。
由于朝政的荒废,大量百姓流离失所,一场动乱正在酝酿之中,而这场动乱的发起者不是百姓,而是出自明朝皇室。这个人就是宁王朱宸濠,他妄图效仿永乐帝,趁武宗荒于政事,秘密准备叛乱,并于明正德十四年扯旗造反。武宗皇帝并未因此而着急,这正好给了他一个南巡的机会,于是他又打起了威武大将军朱寿的旗号,率兵出征,可谁知行到半路御使王守仁已经平定了叛乱。这个消息丝毫没有降低武宗的兴致,他又一手导演了一幕闹剧,他将朱宸濠重新释放,由自己亲自再将他抓获,然后大摆庆宫宴,庆祝自己平叛的胜利。之后他就逗留江南肆意玩乐,一天,武宗亲自驾着渔船在江上打鱼,玩得兴起,不慎跌入江中,差一点被溺死,左右将他救起,由于当时已经是九月天气,江水寒冷,自此开始生病,这一病就再也没有好起来。武宗匆匆回到京城之后仍不收敛,身体日益虚亏,虽然太医们尽心治疗,可还是没有挽回武宗的生命,数月之后,明武宗病故于豹房,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
由于武宗没有子嗣,皇位不得不落于皇室旁系之手,明孝宗一脉从此结束。
明武宗朱厚照死后与皇后夏氏合葬于康陵,明康陵位于泰陵西南一公里的金岭山东麓。
康陵所在的金岭山,又名莲花山,俗称“恋花山”,借以对武宗一生寻花问柳,死于花下的讽刺。1521年始建,9月玄宫建成,将武宗梓宫葬入,1522年6月,地面建筑完工,康陵建制一如泰陵。康陵的明楼毁于李自成的起义军。解放前,曾有一伙土匪企图挖洞盗宝,但是被砸死在了洞内,使康陵的珍宝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