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雎水踩桥会
安县雎水镇民俗“春社踩桥会”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每年“春社”日(即立春后第5个戊日),安县及相邻的绵阳市区、北川县、德阳市甚至成都等地百姓均要扶老携幼,涌至安县睢水关太平桥,参加一年一度盛大的“踩桥会”;到此踩大桥的人数少则五、六万,多则上数十万。
睢水太平桥建于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为单拱虹形石桥。“踩桥会”是民间自发的大型踏青闹春、拜桥祭祀的民俗社交文化活动。参与者逐年增多、场面愈来愈热闹,已成为川西民俗活动的一大亮点。
人们所踩的是一座被誉为川西之冠的巨型单孔弧形大拱桥,桥两头有36阶石梯,它始建于清代嘉庆四年,称睢水太平桥。桥两侧石栏杆上刻有走兽坐像,栏杆之间的石板上雕有浮雕花鸟图案。桥头刻有对联一幅:“渔洞山前悬半月,虎头岩下见长虹”。
相传这天到这里来踩桥,可以消灾免难。所以人们在桥上向桥下掷钱和衣物,以消除百病,免除灾难。踩桥者的心愿大致有三:一是青年男女结伴前往游春;二是部分中老年家民前往祈求土神保佑风调雨顺,祛病免灾;三是有小孩的年轻父母,利用踩桥人多的机会,备办酒菜,给孩子寄拜干爹干妈,祈求孩子健壮成长。男女老少们来这里表达着他们质朴的心愿——在桥上走三个来回,就算一年里的三灾八难全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