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Nphoto.net
  作品   > 纪实
 
 
  色拉寺辩经 摄影 人则
 
© 人则. 版权所有.

色拉寺辩经

 
纠错/违规及不良内容举报
摄影:人则 查看 人则 的作品集
于 2007-04-15 08:04 上传
浏览:945
评论:14
评分: (32)
相机:相机信息 Fujifilm FinePix S5000
拍摄数据:1/70s F/2.8 at 5.7 mm ISO200
更多
标签: 西藏 拉萨 寺庙 风俗
辩经是佛学用语,即出家人学习佛经后,为了加强对佛经的真正理解,采用一问一答,一问几答或几问一答的方式交流所学心得和所悟佛法。它是喇嘛们学习佛经的一个方式,辩经的场面在内地的寺院很难见到。在色拉寺,僧人学经内容和步骤同甘丹寺和哲蚌寺基本相同,入寺后先学显宗,然后学习密宗,密宗主要以格鲁派规定的五部大论为主,学完这些经典通常需要22至24年时间。这么多深奥的佛学典籍仅靠自己修习恐怕很难将它们完全记住,所以相互问答促进是非常有益的一种方法。在西藏,除了转世的灵童,仁波切之处,还有通过层层辩经考试成为仁波切和高僧的,在藏语中有一句话叫“只要你有能耐,甘丹寺的宝座是空着的”。千百年来,僧人们就是这样艰苦而又执着地学习着博大精深的佛学著作和作为一个智者所应有的知识。

他们辩经时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在每一个提问前都要先说一个“底”,再将右手向后高高扬起,和左手相拍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将右手向下伸向对方后拉起。那一声“底”相当于开启智慧,因为在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而他的心咒是“嗡阿热巴杂拉底”,“底”音可以启请心中的文殊菩萨,开启我们的智慧。高扬的右手说明文殊智慧就在身后。二手相击,有三层正意一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合和的产物;二为掌声代表无常,一切都稍纵即逝;三为清脆的响声击醒你心中的慈悲和智慧,趋走你的恶念。右手向下后又拉回,是希望通过自己内心的善念和智慧,把在苦难中的众生救出来。

  评论  

好兆头 
查看 好兆头 的作品集
查看 好兆头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7-04-15 08:22

首席欣赏,喇嘛们神态各异,肢体语言很丰富,气氛很活跃,还是现代生活改变了一切.不象从前寺院生活的沉闷,喇嘛表情单一.


人则 的回复 2007-04-15 10:18
那场面很有意思,就像一场研究性学习的分组讨论。
有用[0]    没用[0]
晨光 
查看 晨光 的作品集
查看 晨光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7-04-15 14:03

很好的抓拍.人物神态各异.不错!

有用[0]    没用[0]
朋友 
查看 朋友 的作品集
查看 朋友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7-04-15 14:12

同意一楼老师的意见,构图讲究,色彩丰富和细腻,树上黄色建议修去.

有用[0]    没用[0]
hooon 
查看 hooon 的作品集
查看 hooon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7-04-15 15:15

我浏览过《英明学》,密宗的思辩基础,但看不懂。

有用[0]    没用[0]
寻I梦I缘 
查看 寻I梦I缘 的作品集
查看 寻I梦I缘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7-04-15 15:23

楼上的.为什么看不懂吗?右边的小喇嘛在跳街舞.典型得动作哦.嘻嘻.好抓拍.

有用[0]    没用[0]
小米丽雅 
查看 小米丽雅 的作品集
查看 小米丽雅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7-04-15 19:31

场景很热闹啊,七嘴八舌。还有两个观众旁听……

有用[0]    没用[0]
喜相逢 
查看 喜相逢 的作品集
查看 喜相逢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7-04-15 20:36

记录真实,对话题也感兴趣.

有用[0]    没用[0]
江湖行 
查看 江湖行 的作品集
查看 江湖行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7-04-15 21:38

拍的好,描述更好!


人则 的回复 2007-04-15 21:43
谢谢鼓励!这些资料从网上都可以得到。
有用[0]    没用[0]
海之风 
查看 海之风 的作品集
查看 海之风 的个人主页
2007-04-15 22:07

人物错落有致,表情神态非富,非常好的纪实片!


人则 的回复 2007-04-15 22:11
谢谢海之风吹来的温馨鼓励。
有用[0]    没用[0]
小提琴情人 
查看 小提琴情人 的作品集
查看 小提琴情人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7-04-15 22:12

极为欣赏!........

有用[0]    没用[0]
美莫沙 
查看 美莫沙 的作品集
查看 美莫沙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7-04-15 23:12

好纪实!抓拍到位!构图也好!

有用[0]    没用[0]
秋水沉璧 
查看 秋水沉璧 的作品集
查看 秋水沉璧 的个人主页
2007-04-16 14:44

看是画里有对情侣,其实是画面中的主题。我的理解。哈 转篇不错的文章与你分享共读


红尘路上能牵你的手吗?

晚 秋

在一个没有雪的冬日,我倘佯在茫茫人海里,你是否看见了一个安静的女人走过你的身旁,那飘飞的衣裙是否轻轻擦过你的肩头,你是否回头看一看我远去的背影,偶尔想起了什么?可是,当我和你的眼神相遇的那一刻起,我在想,你是否是为我缘而几经轮回的那一个人。

不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跳和这样莫名的感动。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相遇,才能换今生的一次擦肩,是啊!五百年前的那一天,我在一个深秋的下午,静静坐在菩提树下看云卷云舒,而你也无意中经过了有我的路旁,所以我一直等你,等你来实现今生我们擦肩而过的缘。

佛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那我宁愿用千年的时间来换回我们今生的缘,我无悔再次五百年的轮回,宁愿佛说的心魔充盈我的灵台,因空明而心台里始终有他微笑的延伸,极乐界里的诵佛声隐约的提醒:心去远了,去了红尘里漂泊,在漂泊的路上,我看见了喇叭念经,伴有长号,深远的苍穹里天空的蔚蓝,无边无际的草原伴有牧人的歌唱,美丽的草原啊,在我的心里就是菩提树,就是明镜,就是我在佛前跪拜的香台,六祖彗能大师初入佛道随口咏出的禅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诗后来成了许多人喜欢的诗句。

我走过山谷,山谷里至今还回荡着高亢嘹亮的声音,那是我前世留下来的,因为,我怕在今世的路上你再也找不到我的身影,所以佛安排了我们在今生红尘路上相遇,相恋相伴这过月月年年,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缘尽则曲终人散,灰飞烟灭,我们再回归永恒的大自然。所以,亲爱的朋友,如果你在路上遇见了,千万不要走开,请你一定停下来看看我,或者牵牵我的手好吗,因为我怕来生再无缘与你相见啊!

红尘路上能牵你的手吗? 那怕是一次!

有用[0]    没用[0]
金城老猫 
查看 金城老猫 的作品集
查看 金城老猫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7-04-16 14:51

好抓拍,小喇嘛们神态很不错,现场感强,欣赏!

有用[0]    没用[0]
鹤舞 
查看 鹤舞 的作品集
查看 鹤舞 的个人主页
2007-04-16 22:36

红衣绿树,自然和谐。

有用[0]    没用[0]

您想要发表评论吗?

注册 成为会员,或 登录(如果您已经是注册会员)。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