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摄影
花卉
微距
芍药
风光
芍药
别名:将离,没骨花、婪尾春、将离、殿春花
学名:Peonialactiflora
英名:CommonPeony
科属:毛茛科芍药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60-80cm,根肉质,粗壮,茎丛生,初生茎叶褐红色。茎下部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渐变为单叶,叶卵状披针形,全缘。单花顶生或腋生,梗较长,萼片4-5,宿存,花单瓣或重瓣,花色有白、黄、粉红、紫红等,开花期因地区不同略有差异,一般在4月下旬-6月上旬
生长习性:耐寒,健壮,适应性强,分布东北、华北以及甘肃、陕西、四川、浙江等省。我国北方大部分可露地越冬,喜阳光,亦耐疏荫,忌夏季酷热,好肥,忌积水,以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尤喜富含磷质有机肥的土壤,盐碱地和低洼地不能种植。
景观用途:芍红花大色艳,花型丰富,可与牡丹媲美,生长又强健,园林中常布置为专类花坛或配植药境,也可盆栽布置室内。芍药带是重要的切花材料,剪数朵水养,供于案头,其带有珠的花蕾,具“有情芍药含春泪”之妙,令人陶醉,花蕾剪下冷藏一月之久,取出水养仍可盛开。
芍药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具悠久的栽培历史,品种非常丰富。《诗经.郑风》中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记栽。又董仲舒云:“芍药一名将离,故将别赠之。”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足见芍药的种植在我国为时甚古。作为观赏植物栽培,最早见于晋代(公元265年-420年)崔豹的《古今注》中,已有重瓣品种。在唐、宋、明之际,芍药与牡丹并称,牡丹被称为花王,而芍药则称为花相,乃以牡丹为第一,以芍药为第二。但据通志略所云:“着于三代之际,风雅所流咏,…牡丹初无名,依芍药得名,故其初曰木芍药。…牡丹晚出,唐始有名。”故于此,牡丹乃是后来居上。1949年后,山东、安徽及北京地区栽培渐多,品种达180余。欧洲的芍药栽培,是从中国引进栽培品种后开始的。
本草纲目称:“芍药,犹婥约也,婥约,美好貌。此草,花容婥约,故以为名。”于此可知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