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Nphoto.net
  作品   > 建筑
 
 
  玄中寺——香炉 摄影 梧桐
 
© 梧桐. 版权所有.

玄中寺——香炉

 
纠错/违规及不良内容举报
摄影:梧桐 查看 梧桐 的作品集
于 2007-06-09 15:37 上传
浏览:436
评论:8
评分: (20)
标签: 纪实

  评论  

chgyog 
查看 chgyog 的作品集
查看 chgyog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7-06-09 15:58

漂亮的玄中寺香炉,片质很好,构图、质感不错,坐沙发了!

有用[0]    没用[0]
依依赫赫 
查看 依依赫赫 的作品集
查看 依依赫赫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7-06-09 16:08

好写意,好画面!格调非常美!

有用[0]    没用[0]
沙漠之驼 
查看 沙漠之驼 的作品集
查看 沙漠之驼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7-06-09 17:19

构图好、角度佳、有气势~ 欣赏!

有用[0]    没用[0]
丙戌八月 
查看 丙戌八月 的作品集
查看 丙戌八月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7-06-09 17:24

这里没有烧香的人,好清静。视角好,构图漂亮,欣赏!


梧桐 的回复 2007-06-09 22:31
这是早上六点多拍的,当时还没有香客。
有用[0]    没用[0]
春天的树 
查看 春天的树 的作品集
查看 春天的树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7-06-09 22:45

欣赏。

有用[0]    没用[0]
mengite 
查看 mengite 的作品集
查看 mengite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7-06-10 00:39

香炉真的漂亮 若来山西一定去玄中寺烧几支平安发财香!

有用[0]    没用[0]
超级大白兔 
查看 超级大白兔 的作品集
查看 超级大白兔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7-06-10 02:23

很好的片子,更好的摄影者。
感谢梧桐向我们推介,在这里我补充一下关于玄中寺的情况。
在山西交城县城西北10公里石壁山中的玄中寺又名石壁玄中寺、永宁寺。面积6,000平方米,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名刹。寺区周围,迭峦环抱,群峰争峙。山石拱列如壁,这里叠岭周环,群峰泻翠,山石拱列如壁,故山名“石壁”,故寺因山而称“石壁寺”又名“永宁寺”。玄中寺依地形的起伏由南向北从低到高层层叠起,背后靠着峭壁嶙峋的石壁山主峰,分成前院、中院、后院。
三所院落层次分明,而天王殿、大雄宝殿、七佛殿、千佛殿又位于古刹的中轴线上。前院最大,大雄宝殿居中,左右各有一个配院。配院前,东西厢房对称排列,形成一个雅致、大方、完整的院落,中院在前院的背后高高迭起,后院又迭在中院之上,层层高耸,宛若重楼。
日本国民爷佛教徒中信奉净土宗或者净土真宗居多,日本的佛教传自中国是不争的史实,而净土宗的传入缘于高僧法然上人根据善导大师所著《观无量寿经疏》思想创立日本佛教净土宗,故尊昙鸾、道绰、善导为净土宗之祖,而三位祖师创办、驻锡、主持之地,现在的山西省交城县城西北10公里石壁山里的玄中寺便自然为其祖庭。故玄中寺成为日本佛教徒朝拜、聚集之处。
据寺内所存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32年)《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碑铭记载,“时大魏第六王孝文皇帝延兴二年(公元472年),石壁峪昙鸾祖师初建寺,至承明元年(公元476年)寺方成就”。昙鸾是北魏时雁门(今代县)人,于此讲经说法,广布净土宗教义,并撰《天亲净土论》两卷,名重一时,影响极大,被誉为“肉身菩萨”。隋末道绰、唐初善导二大师相继在此弘扬净土宗风,拓修寺院,使古刹达到其中史以来的鼎盛期。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太宗李世民以其天子之 尊亲临瞻礼,施舍“众宝名珍”,为长孙皇后祈福消灾。盛唐以后尝于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由寺主慎微在寺内建“甘露无碍义坛”,与长安灵感坛、洛阳会善坛并为当时“天下三大戒坛”。此后屡经兴废,蒙古太宗辛卯年(公元1231年)赐名“龙山护国永宁十方大玄中禅寺”,此后便统称“玄中寺”。寺宇复兴且臻达极巅,不仅广有土地、山林,而且下院多达40余处,远及华北各省,名声之大,无以复加。寺内现存最古建筑为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所建之天王殿、七佛殿、千佛阁、四殿三院,逐级升高,依山就势,层层叠置。此外还有钟鼓二楼、南北塔院、祖师殿、鸠鸽殿、接引殿、准提殿及僧舍、禅院、客房、斋堂等建筑散布各处;秋容塔雄峙寺东山巅,为宋代遗物。寺内现存历代碑碣48通,并有宋铸铁弥勒佛及明代木雕佛像,俱为珍贵文物
玄中寺的木构建筑,以天王殿历史较长,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重建,三间四椽悬山式;天王像四躯,分峙于殿内过道两侧,威严雄健。前院左右为唐碑亭,大雄宝殿位居中央,五间六缘,前檐廊深一间,一般寺院的大雄宝殿中主供的是如来佛,但玄中寺供的却是弥勒佛,这是因为玄中寺是净土宗的念佛寺。弥勒佛全称是南无阿弥陀佛,是净土宗主要的信奉对象,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净土宗的修炼方法就是“称名念佛”,所称的名,就是这位“阿弥陀佛”。殿内当心置释迦立像,庄重慈祥,四周画卷为十六尊者,各具神态。殿外山墙和背面,镶嵌着宋金以来文人诗词墨刻。北上登台阶过垂花门为接引殿和菩萨殿,又折转马鞍梯向上为七佛殿,殿内供奉着七尊金身佛像,称为“过去七佛”。是佛教供奉的历代祖师,殿内藏有明代的南藏经卷,1000多卷,是研究佛学的重要文献。七佛殿两侧各建碑廊三间,犹如垛殿形制,玄中寺宋以后的石刻多集存于此。再绕道北上为千佛阁,登阁凭栏远眺,石壁风光清晰如画。阁内数百尊佛像会聚一堂,面型姿态各不相同,按其风格多是明清遗物。寺内东侧为禅堂院,西侧旁院为祖师堂,正面祖师殿三间。寺东侧峰顶上,有一块约百平方米的小平地,周设栏墙围护,秋容塔矗立当心,高两层,平面六角形,形体庄重而古雅。主要殿堂万佛殿、东西配殿、善法殿在清同治、光绪年间毁于大火,千佛阁残存。
宋、元以来,寺院几经兵火战乱,房屋碑石惨遭焚毁。玄中寺获得新生,那是在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重建善法殿五间,五脊六兽悬山式,万佛殿五间,九脊十兽歇山屋,千佛阁三间硬山工,东西配殿各五间,飞檐斗拱,棂花装修,雕梁画栋,油饰彩画,莫不俱备。殿内木雕佛造型生动,金碧辉煌。寺东山巅两层八角白色秋容塔,迭涩重檐,砖座宝顶,中空置佛,塔身挺秀,被视为玄中寺的象征。牡丹、风竹、花椒、枣树簇拥寺内,被誉为“玄中四绝”。殿阁内供木雕、泥塑、铁铸佛像共七十余尊。玄中寺文物众多,是我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
但寺内更值得一看的是历代碑刻。这里有北魏、北齐和隋朝的造像碑,唐朝的戒坛碑、寺庄山林四至碑、石壁寺铁弥勒像颂碑。其中铁弥勒颂为唐开元年间我国女书法家、太原参军房磷之妻高氏所书,文理通顺,字体挺秀,被誉为珍品。此外,还有宋、元、明、清的碑刻数十座,或竖于廊下,或嵌于殿侧,楷、行、隶、篆皆备,都是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为研究我国的佛教史、雕塑史,特别是研究玄中寺和净土宗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四面石壁陡立,翠柏环布,为风景幽雅的佛教圣地。北魏延兴二年(公元427)兴建。日本佛教徒视玄中寺为祖庭。主要殿堂万佛殿、东西配殿、善法殿在清同治、光绪年间毁于火,千佛阁残存。1955年重建善法殿五间,五脊六兽悬山式,万佛殿五间,九脊十兽歇山屋,千佛阁三间硬山工,东西配殿各五间,飞檐斗拱,棂花装修,雕梁画栋,油饰彩画,莫不俱备。殿内木雕佛造型生动,金壁辉煌。
重修后的玄中寺面貌一新,佛殿雄峙,禅堂栉比,神像或庄严,或慈祥,或威武,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但寺内更值得一看的东西,当推历代碑刻了。这里有北魏、北齐和隋朝的造像碑,唐朝的戒坛碑、寺庄山林四至碑。石壁寺铁弥勒像颂碑。此外,还有宋、元、明、清的碑刻数十座。这些上至北魏,下至明、清时期的碑刻,不仅是一批艺术珍品,而且也是一批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这里的碑文不仅记述了玄中寺的兴衰历史,同时也为研究中国的佛教史,特别是研究净土宗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有用[0]    没用[0]
梧桐 
查看 梧桐 的作品集
查看 梧桐 的个人主页
2007-06-10 21:15

非常感谢大白兔老师的加注,非常精彩,辛苦你了。

有用[0]    没用[0]

您想要发表评论吗?

注册 成为会员,或 登录(如果您已经是注册会员)。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