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Nphoto.net
  作品   > 风光
 
 
  乾安泥林(2) 摄影 changjie
 
© changjie. 版权所有.

乾安泥林(2)

 
纠错/违规及不良内容举报
摄影:changjie 查看 changjie 的作品集
于 2007-07-11 08:41 上传
浏览:281
评论:3
评分: 本照片只接受评论
标签: 自然 风光 旅游 环境
乾安泥林位于吉林松原市大布苏湖国家级级自然保护区内,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10平方公里,以保护泥林地质地貌,化石、湿地,鸟类。
  泥林又称“狼牙坝”,“狼牙坝”高出湖面50米,南北长15公里,面积为58平方公里,沟壑纵横,叠峦起伏,泥柱如林,连峰接岭,土壁陡峭,形状各异,阵阵寒气逼人,大有幽谷深渊之感,犹如置身于原始公园之中。土柱泥林,其形似锯齿,状如狼牙,脉脉相连,横卧南北,故当地人称为“狼牙坝”。来此观光的人说:“南有桂林,北有泥林。”
“狼牙坝”历经数年风雨沧桑,但是,高大泥林景观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仍完好地保存下来,不失其故有的风采。中外考古学家发掘的十三种脊椎动物化石证明,这里几万年前生存着大批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从相继发掘出的许多古代石器、陶器、青铜器、兵器、古钱化石装饰等可以证明,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聚居这里,并从事生产活动。是旅游观光、科普、和研究第四纪地质演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好地方。
感谢各位摄友指教

  评论  

龙民 
查看 龙民 的作品集
查看 龙民 的个人主页
2007-07-11 09:38

影调优美,构图考究,特别喜欢.首席学习!

有用[0]    没用[0]
雅加 
查看 雅加 的作品集
查看 雅加 的个人主页
2007-07-11 12:16

changjie朋友的这张片子,是不是拿出来考俺们的啊?
俺觉得好像不是您拍的呢!问题是,俺没看出“林”的意思呢。
你不要生气哈,是朋友,俺才敢说真话!


changjie 的回复 2007-07-12 08:56
这是我七月3日-4日到“乾安泥林”地质考察所拍,可惜天公不做美,连续两天阴雨,太阳只露出不到一个小时,大量照片缺少质感,效果平淡。
“乾安泥林”一词是文人墨客所起,目前在旅游业已经叫响,确切的命名,从我们地质学上称作“潜蚀地貌”。“潜蚀地貌”的概念是:地表水沿黄土中的裂隙或孔隙下渗,对黄土中的碳酸钙进行溶蚀,使其流失或迁移,形成土体空洞,加强流水的冲蚀作用,造成黄土塌陷形成各种地貌,统称为黄土潜蚀地貌。黄土碟—由于地表水下渗,在重力作用下,使湿润的黄土压缩密实而造成地面下陷,形成一种平缓的碟形凹地。黄土碟一般深几米,直径10—20米不等。陷穴—在沟间地或谷坡上部,地表水汇集的地方,由于地表水下渗而造成地下强烈的溶蚀作用,形成的竖井状和漏斗状地面陷落。陷穴一般深达10—20米,直径可由几米至十几米不等,多分布在坡面长、坡度大的墚峁斜坡上。黄土桥—两个陷穴之间由于地下水流的串通,并不断扩大其间的地下孔道,残留在两陷穴间顶部的土体呈现桥形,故称黄土桥。这是极不稳定的地貌形态,极易崩塌。黄土柱—由流水沿黄土垂直节理侵蚀、潜蚀和崩塌作用造成的黄土柱状残留体。一般高几米到十几米,多分布在沟边、坡脚地带。这种黄土分布多在半干旱地区,雨水少,植被稀疏,土壤侵蚀严重,暴雨集中,地面切割破碎,滑坡、塌陷,加上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地形变化非常迅速。对潜蚀地貌的研究在保护环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要说“林”也许是这张片子很难表达清楚,本片只是采用的景区名称。
有用[0]    没用[0]
征程 
查看 征程 的作品集
查看 征程 的个人主页
2007-07-11 15:55

拍摄很有味

有用[0]    没用[0]

您想要发表评论吗?

注册 成为会员,或 登录(如果您已经是注册会员)。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