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纪实
横河
七星桥地处慈溪城区南边4公里横河古镇上。 桥长25米,宽3米,结构精巧,是一座三孔石拱桥。建于明万历年间,于清道光年间重修,有500多年历史。
七星桥桥面宽达3米余,共有54个台阶,20个柱头,18块栏板,4块抱鼓石。三孔桥洞为适应船舶往来频繁,桥的中孔跨度6.5米,高4.5米,可以两船平行。桥上装饰精雕细刻,均出自能工巧匠之手,如桥的两边各伸出一对一米长的镇水龙首,东西两边的石刻“七星桥”桥额,雕成两块扇子形状。如果乘船过桥,在中间桥孔的顶部,还可看到一幅直径一米的腾云吐水石飞龙。 “明镜高悬辉腾二夹,彩虹斜锁气吐三环。
七曜横波南境北镇,三台锁浪左川右泉。” 这是刻在七星桥上的两副桥联,如诗如画地勾出了七星桥的宏大气魄和其独特的地域风貌。
七星桥之七星,是指北斗七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亦作瑶光)七星,这是古人借天象中星座之名,以祈求吉祥幸福。据民间传说,建七星桥时有七星下凡相助,故得此桥名。桥的全长为25米,三个圆拱与水中倒影就如三面明镜,远望七星桥,天光水影中见碧波彩虹。
七星桥下的横河,横亘慈南,东通鸣鹤,西接余姚,全长23公里,是慈溪市最古老的生命之水和联贯东西南北的水陆通道。横河上的七星桥如彩虹卧波,至慈北重镇浒山镇仅5公里,离桥南的孙家境只有一箭之遥。这就是桥联上说的 “彩虹斜锁”、 “南境北镇”的意思。
在千年前的唐代,浒山镇尚未形成之时,已有孙氏从浙西迁入横河之南,建孙境村,当时此地属余姚境内,往返余姚城只有二十里水路。到了十四世纪的明代洪武年间,信国公汤和在1387年置三山卫所,同时浒山镇崛起,横河渡口的横河市集形成规模,成为余姚与浒山的必经之道。此时,七星桥在明代晚期由孙氏建造,桥畔的市集名为“横河市”。据记载,在道光年间(1821~1850年)又由孙鉴重修了七星桥。
横河承载过唐朝上林湖一带越窑青瓷的商船,也运送过宋朝鸣鹤盐商的货船,它曾经是古代浙东一带最繁忙的内河之一。古代横河镇的兴起完全得益于这条舒缓大气的河流,至明万历年间七星桥落成,横河更成了姚北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之地。桥的南岸称上河头,那里有横河最早的民居和沿河的老街。
据史记载,在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以七星桥为中心的横河市,就已经形成十日四天市集,即逢一、四、六、八开市集,桥上桥下人船涌动,热闹非凡。桥上有摆摊售货的,有挑担来往的,摩肩接踵。河道上也是一派繁忙景象,过往的、停泊的船只,运货的、载客的船只把东横河塞得满满的,船舷相抵,桨橹相触,老大吆五喝六的……繁华景象好似 《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一般。这样充满衣食人气、清明爽朗的日子,七星桥足足过了400多年。
七星桥一带的文化底蕴,更让后人高山仰止。东横河上游的客星山是东汉高士严子陵的故乡,也是他隐逸半生后的归宿点,严子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著名的符号之一,和横河竟有如此紧密的联系,这是横河镇乃至慈溪莫大的幸运;石堰村曾留下陆游的诗迹;而横河的孙家境村,至今还流传着 “横河孙家境,纱帽八百顶”的谚语,足见其读书致仕的人才之众。在明代弘治六年 (1493年),孙遂考中进士,历任刑部主事、江西巡抚,此后又有大学士孙如游及孙嘉绩考中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任职南京工部主事。孙氏列入 《中国名人大辞典》的有10余人,孙氏既为宋明姚北之大族,发起建造了七星桥,造福乡里。
在宋代时,大儒朱熹有 《访孙季和于烛湖咏麦饭》一诗,记录了朱熹与孙家人的交往。值得一提的是,南宋进士孙应时,人称烛湖先生,曾做过权臣史弥远的先生,当史家得势之时,别人争相攀附,而烛湖先生却主动退避,难能可贵。根据 《孙氏宗谱》记载,孙家境孙氏一族还是浙西睦州龙门孙吴帝的后裔,早在千余年前的唐代,已经迁入姚北龙南的横河境内,可谓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