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系湘南
端午时节划龙船,在我国南方各省都有。此项习俗(或称体育运动)始于我省汨罗,楚时的忧国忧民之士屈原在此投江,人们为纪念他开始了象征性救捞而诞生了划龙船。道县赛龙舟始于何不得而知,据县志记载:“五月端午,龙舟竞渡于东、西洲,鼓声喧震,观者众多”。亦有民谚云:“五月五,龙船下水打烂鼓”。可见昔日道县龙舟之盛。该县县城周围沿河各村多有龙船,昔日的东阳坊就有九龙一虎(指龙头的造型)之说。其他如东洲山、水南、上关、白地头、阳乐田、五洲等亦是十分活跃。道州龙舟很讲究龙头造型,有龙头、虎头、猫头、凤头、麒麟头等,威武雄壮,栩栩如生。从选材到匠人雕刻都有一定的俗规。龙舟下水时,鼓锣齐鸣,鞭炮喧天。划龙船时掌龙头的人坐船头,手执指挥旗或棒,指挥该船或行或停,或快或慢,好不风光。不过该船的一、二十号人的吃喝、烟酒等全得由他“埋单”了。每船有鼓锣手各一名,划掌的叫挠手,都是村里年轻力壮的,10至20人不等。听鼓下挠,号声冲天,齐声合力,击水如飞,岸边观者如潮,房顶上、树子上、桥墩上等一切制高点都有勇者捷足先登,我们这些搞摄影的人此时想找角度多方位拍摄还得颇费劳力和周折。我注意到,在岸上观众还有燃放鞭炮为同伴加油助威的,也有往船上扔整条整条香烟的。这时,船上掌龙头的人就会频频拱手致谢。江中岸上互动的场景,绝不亚于观看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
今年道州的龙舟可谓盛况空前,县里成立了指挥部,配备指挥船和救助快艇。端午节这天,据说有107条龙船下水参赛,到下午三点多钟,估计前往两岸观看的人有20万人之多,不少在外地工作的人民都趁周末赶了回去。想起了道县人平常说的“道县奶崽一窝蜂”这句话,真是恰如其分,名不虚传。
道州人对龙舟为什么会执着到近乎狂热的程度呢?我想到了两点:首先是与这里的自然环境有关。潇水从县城依城而过,而且在这里有两个江心岛,即东洲和西洲,丰水季节或双牌水库关闸时,恰在这里形成一个山乡平湖,颇有水乡泽国之韵味。世代与水打交道的人,自然会在血液中形成与水共舞和与水游戏的传统和习俗。其次是与道州人的性格有关。道州人强悍、豪放、好闹热。赛龙舟这种既有文化内涵又具强烈竞争性的活动,自然就成了释放这种个性的好形式。
美丽道州,美丽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