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山飞扬. 版权所有.
美丽的北京,美丽的天安门 |
纠错/违规及不良内容举报 |
摄影:燕山飞扬 于 2008-11-06 11:50 上传 |
浏览:1880 评论:2 评分: (3) |
相机:<Digimax S600 / Kenox S600 / Digimax Cyber 630>
拍摄数据:1/1000s F/3 at 7.2 mm ISO50 更多 |
评论 |
征程 |
2008-11-06 19:14
经典的角度,拍摄非常漂亮! |
有用[0] 没用[0] |
燕山飞扬 |
2009-01-25 12:18
清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明时称“承天门”,但挂的却是“承天之门”匾额。顺治八年更名后,悬挂的是“天安之门”字样的匾额。据考证,天安门匾额在清初刻有满、汉、蒙三种文字,并按满语语法直译为“天安之门”。后来将匾额上三种文字改为满汉两种文字,汉字改成用楷书书写的“天安门”三字,去掉了“之”字,字体也相应扩大。汉文“天安门”中的“天”字,由原来的200毫米增加到380毫米,几乎增大了一倍。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后,匾额上的满文被除掉,只剩下“天安门”三字。满清以“化外之族”入主中原,为了长期统治,除了政治经济上的措施外,还在城门的名称上大作文章。由于当时接连不断的反清斗争危及满清统治,清代统治者特别注重“安”与“和”的策略,以求统治的“长治久安”。如将紫禁城内“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分别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既涵盖了“承天启运”的命名思想,又纳入了“安邦治国、国泰民安”的寓意。此外,皇城的“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三个门,也都突出了一个“安”字,以示外安内和。 |
有用[0] 没用[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