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Nphoto.net
  作品   > 后期
 
 
  地窨院里的女人系列作品之三 摄影 黑雪
 
© 黑雪. 版权所有.

地窨院里的女人系列作品之三

 
纠错/违规及不良内容举报
摄影:黑雪 查看 黑雪 的作品集
于 2008-12-03 20:16 上传
3 人将此照片加入收藏
浏览:525
评论:6
评分: (11)
相机:相机信息 Canon EOS 5D
拍摄数据:1/800s F/7.1 at 23.0 mm ISO160
更多
山西省平陆县地处山西最南端,与河南相望。这里地形复杂,山垣沟滩皆有;地势“北高南低,从中条山到黄河边是一面坡,海拔相差五百之多,南北距离只有二十五公里,东西狭长,从东到西达一百五十公里。平陆县境沟壑纵横,仅土沟就有七十五条,支沟、毛沟更是数不胜数,自古以来人们就用“平陆不平沟三干”的俗语来描绘它。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居住建造习俗,形成了这里独特的民居形式——地窨(yin,去声)院,显示了黄土高原居住民俗传承的鲜明特色。在[横尖]村,我终于见到了向往已久的“地窨院”。

  在村民[春仙]家的“地窨院”上面向下看,就是从地面挖下去一个方形的几十平方米的平底大坑,深度在10米左右,然后从一头向崖边挖出门洞,另三面掏成正窑、左右侧窑、多为一明两暗式结构。人们就在窑洞里居住。这种地下住宅、冬暖夏凉,是很有特色的居住方式,布局有点像四合院,还有带牲口圈的。地窨院的排水也是用打洞的办法解决,在院中挖一口大腹的深坑作污水和雨水的徘放处。屋顶上面是平坦的场地,粮食打好,从事先留好的仓洞里,直接倒进贮粮的屋子,然后堵住洞口。外人来到村里,还以为有个土坑,临近才知是一个红红火火的人家。

  中国的居住民俗传承最早的居住方式就是穴居式。《礼记·礼运》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桧巢。”“营窟”就是一种地穴式房屋。《墨子·辞过》也说:“古之民未知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后来发展为横穴居室,即窑洞。接着又有竖穴居室,即地窨院,以及半地穴居室。最后才创造了地面建筑。所以平陆“地窨院”是中国民居的活[石].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进步,地窨院正在悄悄退出人们居住的历史舞台,这组作品献给祖祖辈辈生活在 “地窨院”里的人们......

  评论  

二泉印月 
查看 二泉印月 的作品集
查看 二泉印月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8-12-03 21:04

首席欣赏,棒

有用[0]    没用[0]
牛员外 
查看 牛员外 的作品集
查看 牛员外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8-12-03 22:27

总算排上队欣赏黑雪先生的大作了,学习、赞美、珍藏了!!!

有用[0]    没用[0]
涛声68 
查看 涛声68 的作品集
查看 涛声68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8-12-03 22:30

精彩后期制作,欣赏。

有用[0]    没用[0]
济哥 
查看 济哥 的作品集
查看 济哥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8-12-04 08:58

光比控制非常棒,欣赏!

有用[0]    没用[0]
剑钧 
查看 剑钧 的作品集
查看 剑钧 的个人主页
2008-12-04 10:09

光影,构图出众,佳作!欣赏学习 !

有用[0]    没用[0]
丫丫小屋 
查看 丫丫小屋 的作品集
查看 丫丫小屋 的个人主页
2008-12-04 10:12

精彩拍摄和制作,学习了。

有用[0]    没用[0]

您想要发表评论吗?

注册 成为会员,或 登录(如果您已经是注册会员)。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