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HOTO.NET
Nphoto.net
  作品   > 纪实
 
 
  湖南省博物馆5--马王堆出土的纺织品 摄影 三碗不过岗
 
© 三碗不过岗. 版权所有.

湖南省博物馆5--马王堆出土的纺织品

 
纠错/违规及不良内容举报
摄影:三碗不过岗 查看 三碗不过岗 的作品集
于 2009-03-16 00:12 上传
1 人将此照片加入收藏
浏览:2008
评论:12
评分: (27)
相机:相机信息 Canon EOS 400D  ,  Canon EF-S 18-55mm f/3.5-5.6
拍摄数据:1/80s F/4.5 at 31.0 mm ISO1600
更多
标签: 纪实 长沙印象 文物
马王堆汉墓因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而举世震惊。其后,湖南省博物馆的马王堆汉墓陈列,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目标。几十年来观众从中领略到了汉代文明的伟大成就。但有的观众却一进门就问:“老太太在哪里?”然后,直奔“女尸”而去。“瞻仰”完“老太太”之后,就扬长而去了,对马王堆出土的其他文物,尤其是出土的丝绸,却视而不见。殊不知,这些丝绸是多么的珍贵和重要。从中感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博大。   
我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丝绸的国家,这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考古发现,距今六、七千年以前,我国就开始饲养家蚕和织造丝绸了。在此后四、五千年时间内,我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织造轻柔美丽丝绸的国家,因而被古代世界各国称之为“丝国”。
“丝国”这个名字,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但是,“丝国”真正扬名世界,是在汉代。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精美的古代丝绸在全国各地不断出土,其中最重要的,要数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新疆汉墓和长沙马王堆汉墓,但比较起来,还是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绸数量最多、质量最精美、品种最丰富、保存最完好,能全面地、真实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古代丝国的迷人风采。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精美丝绸数以百计:一号墓出土了六大笥丝绸,加上其他未入笥的,共计一百多件。三号墓随葬的丝绸比一号墓更多,装满了丝绸的竹笥就有十个,它们分别为“绣缯笥”、“素缯笥”、“锦缯笥”、“绮缯笥”、“绀缯笥”、“帛缯笥”等。除了整笥的丝绸外,还有大量未入笥的丝绸。春夏秋冬四季衣服:春天和秋天穿的夹袍,冬天的棉袍,夏天的单衣,以及乌纱帽、手套、鞋、袜等,没有哪一件不是丝绸的。床上用品:枕头、枕巾、被子也都是丝绸的。日常用品:香囊、包袱、几巾、针衣、镜衣、瑟衣、竽衣以及各种袋子,也都是丝绸的。各种书籍、图画也都是丝绸的。马王堆汉墓随葬的丝织品,总共多达数百件!
马王堆丝绸出土的重要意义,还表现在我国对世界工艺技术方面的杰出贡献。
一、轻雾般的纱縠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两件纱单衣,一件身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袖口宽30厘米,重仅49克;另一件身长160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7厘米,重仅48克。两件沙长衣均不到一市两。经测算,两件单衣的原料纤度为11.2旦尼尔,即800米长的纱纤维只重一克。一号墓还有一块纱料子,长45厘米,宽49厘米,重仅2.8克,其纤度为10.2旦尼尔,即900米长的纱纤维,重只有一克(图十一)。这样高的纤度,比今天缫出最精细的纤维还要细。所以,这些纱看上去就像轻雾一般。难怪汉代文献称它为“雾”。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记载:“郑女曼姬,被阿锡,揄萱缟,杂纤罗,垂雾。”晋人郭璞注:“言细如雾”。《汉书·礼乐志·郊礼歌》:“被华文,厕雾”。唐代颜师古注:“雾,言其轻若去雾也。”雾,又叫“沙”、“方空”。《后汉书·章帝纪》记载罚地生产一种名贵丝绸,叫“方空”。李贤注:“《释名》曰:‘彀,沙也’。方空者,纱薄如空也。”《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曳独茧之衤俞 ”。郭璞注:“独茧,一茧丝也。”说雾是用一茧独丝织成的,故轻薄如空。《抱朴子》说,“劲弩之余力不能洞雾”。这是说,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比雾更轻薄的了!

二、丝绒的发明
在马王堆汉墓品种繁多的丝织品中,起绒锦令人赞叹。起绒锦的织造技术是非常复杂的,也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出土的起绒锦实物,锦面上绒圈有大有小,有长有短,看去有层次感,丰满而美丽,有锦上添花的立体效果。它是后世提花丝绒的前身。
 汉代起绒锦织造技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纺织技术的一大贡献。今天美丽而柔软的绒类织物,均是由此发展而来的。过去有人认为绒类织物自唐代才有,或者说,是由外国传入的,这都是错误的。
三、三套色凸纹版印花的发明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印花丝绸:香炉纹印花纱,又叫金银色印花纱。这种印花织物,是用的三套色凸纹版印花法印制而成的:用第一块版印出火焰纹,第二块版印出薰炉纹,第三块印出金色的小圆点纹。三版套印出一个个美丽的金银色香炉纹图案单元。这些用凸纹版套印出来的彩色图案极其精美,在深色的纱上,套印出均匀、纤细、旋曲的银色线条和一些金色小点。似薰炉燃烧的火焰和四溅的小火星。印花色浆细腻而淳厚,能将纱孔填没,形成清雅瑰丽的图案。上海市纺织科学院和上海市丝绸工业公司的专家们指出:“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印花丝绸织物,为我们研究古代印染工业的发展历史,提供了非常罕见的实物史料,这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印染技术发展上十分惊人的创造能力,在世界印染技术发展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市丝绸工业公司:《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纺织品的研究》,文物出版社1980年出版,第111页)。
二千年扬名古代世界的“塞里斯”(丝国)早已不复存在了,但马王堆汉墓大量精美华丽的丝绸出土,使“丝国”的灿烂光辉千古不灭,生动地再现了“丝国”的辉煌!

  评论  

蓝色驴 
查看 蓝色驴 的作品集
查看 蓝色驴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9-03-16 00:12

精美光影,特别欣赏!


三碗不过岗 的回复 2009-03-16 00:56
谢谢关注!请多赐教!
有用[0]    没用[0]
今日1115 
查看 今日1115 的作品集
查看 今日1115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9-03-16 00:13

曝光准确


三碗不过岗 的回复 2009-03-16 00:56
谢谢关注!请多赐教!
有用[0]    没用[0]
小行猩 
查看 小行猩 的作品集
查看 小行猩 的个人主页
2009-03-16 00:17

又长知识了,欣赏学习!


三碗不过岗 的回复 2009-03-16 00:57
谢谢关注!请多赐教!
有用[0]    没用[0]
天使之吻 
查看 天使之吻 的作品集
查看 天使之吻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9-03-16 00:22

漂亮的纺织品,精美摄制,非常欣赏。


三碗不过岗 的回复 2009-03-16 00:57
谢谢关注!请多赐教!
有用[0]    没用[0]
济哥 
查看 济哥 的作品集
查看 济哥 的个人主页
2009-03-16 00:46

哦,欣赏了!


三碗不过岗 的回复 2009-03-16 00:57
谢谢关注!请多赐教!
有用[0]    没用[0]
三江龙 
查看 三江龙 的作品集
查看 三江龙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9-03-16 05:02

漂亮的组图,文字说明学习到知识了!


三碗不过岗 的回复 2009-03-16 22:28
谢谢关注!请多赐教!
有用[0]    没用[0]
孤狼-1966 
查看 孤狼-1966 的作品集
查看 孤狼-1966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9-03-16 09:35

古风的色彩~


三碗不过岗 的回复 2009-03-16 22:28
谢谢关注!请多赐教!
有用[0]    没用[0]
影影其 
查看 影影其 的作品集
查看 影影其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9-03-16 10:56

不错的拍摄,非常欣赏!


三碗不过岗 的回复 2009-03-16 22:29
谢谢关注!请多赐教!
有用[0]    没用[0]
黄先生 
查看 黄先生 的作品集
查看 黄先生 的个人主页
2009-03-16 12:04

千古不朽的古丝绸!


三碗不过岗 的回复 2009-03-16 22:28
谢谢关注!请多赐教!
有用[0]    没用[0]
兔兔陈 
查看 兔兔陈 的作品集
查看 兔兔陈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9-03-16 13:53

纪实佳作,佩服,欣赏。


三碗不过岗 的回复 2009-03-16 22:29
谢谢关注!请多赐教!
有用[0]    没用[0]
参宿七 
查看 参宿七 的作品集
查看 参宿七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9-03-17 00:38

拍摄细腻,讲解详细。

有用[0]    没用[0]
龙民 
查看 龙民 的作品集
查看 龙民 的个人主页
已评分 2009-03-18 18:17

伟大的中国!!

有用[0]    没用[0]

您想要发表评论吗?

注册 成为会员,或 登录(如果您已经是注册会员)。

  ©2012 新摄影. Nphoto.net.    关于NPHOTO  |   使用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京ICP证120230号   京ICP备120047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