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石狮
民俗
端午
石狮蚶江镇的“海上泼水节”始于明代,盛行于清。当时,石狮蚶江与台湾鹿港通商对渡,生活在两岸的同胞为了传递乡音,于端午节期间,在石狮的蚶江以及台湾的鹿港两地举行两岸对渡仪式,以泼水互相祝福,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海上泼水节”,并由此生发了一系列的民俗和商贸活动,如海上泼水、龙舟竞渡、捉放鸭等等。平时被供奉在蚶江“五王府”内的“海神爷”,此时便会被请上“金再兴神船”号龙舟,祈求海峡两岸对渡船安然无恙。这个习俗延续了几百年,成为蚶江古渡的一大特色。至上世纪四十年代,蚶江“海上泼水节”仍然盛行。但到五六十年代,这一活动几乎“断档”。1988年,为了纪念蚶江、鹿港对渡205年,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发起,组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海上泼水节”,从而使这一民俗活动延续了下来。但此后的“海上泼水节”主要靠民间组织发动,每年举办一次。
2005年10月31日,石狮蚶江端午海上泼水习俗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9年5月28日摄于在石狮市蚶江镇举办的第三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